·
标题:西安市未央区
熊孩子!拿家长手机玩游戏 一个月偷偷充值一万六
退钱成难题 律师:未成年人玩手游应举证倒置
导语:现在的手机游戏让人眼花缭乱,不过,有些成年人玩游戏都难免沉迷其中,更何况未成年的孩子呢,所以,作为家长就要格外注意,最近西安市未央区的一位家长,就因为孩子偷偷玩手机,活活把家里所有的积蓄,全部花光了。
同期:孩子从2月份到前天为止 我发现花了16200多元
解说:看着手中这7页的银行流水账单,王女士几乎绝望。
同期:这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现在所有的生活(费) 都没有了 卡上还剩1.49元
解说:王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租住在西安市未央区石化大道上的城中村,自己在附近的工厂打零工,每个月只有不到2000块钱的收入,生活十分拮据,看着妈妈落泪,聪聪蜷缩在地上,一声不吭。
同期:游戏太害孩子了 我孩子年龄小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
解说:手机游戏,是让这个家所有积蓄几乎归零的罪魁祸首。
同期:玩的是名字叫做第五人格的游戏 我用钱买的人物和皮肤 你一共花了多少钱知道吗 我当时也没算过我花了多少钱
解说:王女士说,儿子平时很乖,学习成绩还算不错,平时放学回家,在她做家务时,会拿着自己的手机玩一会儿,游戏也是儿子自己下载的,而游戏的吸引力,让孩子没有了金钱的概念,只为了在游戏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
同期:买这么多不是为了升级 因为我之前已经满级了 那你为什么要买 因为好看一些 而且还有新的动作之类的 比我同学多一点角色和人物
解说:王女士告诉记者,她对手机游戏并不了解,只知道手机支付是需要密码的,但11岁的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,远远超出了家长的想象。
同期:这款游戏在特定的手机上 50块钱以下可以免密码支付 有一些大的东西 我就点开游戏充值的时候 发来验证码 把密码一改 偷偷买那些大一点的 贵一点的东西 怕被妈妈知道吗 怕 我就把验证码的短信删掉
解说:就这样,从2月7号至今,这7页密密麻麻的银行流水中,有近150笔记录是聪聪通过手机快捷支付为游戏充值的,少则几块钱,多则几十上百,更有几笔消费,高达648元。由于王女士的银行卡并没有绑定短信通知业务,直到前天,她才发现,自己的银行卡,空了。
同期:在路边看见卖水果的 一付钱 我就说怎么会连5块钱都没有了
(母子哭泣现场)
解说:如今,超超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王女士虽然不再愤怒,但所有的积蓄被孩子这样花光,她只剩下无助。那么这笔孩子偷偷支付的钱,究竟能否退回来呢?经过查询,第五人格是知名网络公司网易旗下的一款游戏,我们首先试着拨打了官方客服中心的电话。
(挂断)
解说:官方客服始终联系不上,而官网公布的家长监护热线电话,也同样无法接通。王女士也在网上查询过类似事件,她意识到,想要回钱,并不容易。
同期:我知道这个钱不好要 很多游戏公司都要提供家长不在现场孩子是自己玩的视频 证人 证明之类的 但是现在哪有很多家庭给家里装监控
解说:那么,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,在游戏中充值,家长又该如何维权呢?
同期:律师:根据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第20条的规定 网络游戏公司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 以及2017年5月份文化部颁布的 游戏公司应该落实实名认证制度 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 不能登录游戏 网络游戏公司违法上述规定 另外根据民法总则19条规定 孩子只有11周岁 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从事的民事行为需经过家长同意 如果家长没有同意 他的消费行为属于无效的 所以游戏公司应该把游戏款退还给家长
解说:而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未成年人偷玩游戏,偷偷消费的情况,越来越多,家长理应教育好孩子,并妥善管理支付密码,可面对各个游戏公司提出的举证要求,家长们却只剩下无奈,对此,律师也有自己的看法。
同期:绝大多数游戏公司会要求家长提供证据证明是孩子在玩游戏 像这种做法是无形加大了家长的举证责任 对家长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所以建议修订一些法律 对这方面的证据举证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由游戏公司来证明 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在玩游戏 建议游戏公司提高甄别手段 比如刷脸的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孩子玩手机游戏 另外也避免了一些(家长的)经济损失